青山环绕、绿水蜿蜒,这是南沟村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。谁能想到,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,曾经风沙肆虐、植被稀疏。从黄土高坡变身西北“江南”,这正是陕西省延安市退耕还林20年来最振奋人心的变化。
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,20年前,这里沟壑纵横,黄沙漫天,是黄土高原腹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。“以前哪有什么树啊。到处是黄土坡,一下雨泥水就哗哗向下流。
”南沟村退休老书记闫志雄回忆说。巨变始于1998年。那年,延安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。
当时的政策是:每退耕还林一亩,国家每年补偿群众200斤粮,另给20元植树管护费。不种田还给钱给粮?群众将信将疑。由于补偿粮和管护费在第二年检查合格后才能兑现,闫志雄就亲自做表率,带领全村党员先退,又挨家挨户做工作。退出来的坡地统一栽树。
第二年,上级验收合格,每亩200斤粮、20元管护费如期兑现。群众积极性立马上来了,大家纷纷退耕还林。20年间,全村累计退耕还林达1.29万亩,实现林草全覆盖,森林覆盖率从几近于零迅速提高到78%。
截至2018年,延安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.47万亩,占国土总面积的19.4%,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地级市。2013年7月,延安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,总降水量达往年同期的5倍。如果在以前,这样的强降雨势必导致山洪暴发、河流水位暴涨。
然而,由于植被大面积增加,涵养水源能力大幅提高,这次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并没有预计的那么严重。统计数据显示,退耕还林持续实施20年后,延安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6.35%。全市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6%提高到2017年的81.3%。
延安沙尘天气也明显减少。城区空气“优、良”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8年的315天。流入黄河的泥沙,由20年前每年的2.58亿吨降为现在的0.31亿吨,降幅达88%。
绿水青山也催生了生态经济。一座座森林公园、湿地公园、生态旅游景点相继开门迎客。每逢节假日,游人络绎不绝。“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在延安投资最大、实施期限最长、覆盖面最广、群众得实惠最多的生态建设项目,全市有80%以上的农民受益。
截至2018年,退耕户户均获得补助3.9万元,人均9038元。”延安市退耕办总工程师白应飞说。
以退耕还林为契机,延安市政府不断加大对“三农”的投入,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和治沟造地、普及良种和增产技术等措施,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,全市粮食产量10多年都稳定在70万吨以上。延安以花椒、核桃、红枣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发展到244.5万亩,苹果种植面积达380万亩,成为全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。
因为退耕还林,延安120多万农民集体告别了“广种薄收难温饱”的历史,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增加到2018年的10786元。(记者黄俊毅)。
本文来源:雷竞技(RAYBET)-www.kq386.com